本樂團為一非營利組織,不隸屬任何機關、團體及組織,所有指揮老師及同工均為志工,未領取任何薪水或報酬,大家完全本著奉獻的精神推廣音樂,甘心樂意參與其中

2012年7月20日 星期五

貝多芬《合唱幻想曲》

貝多芬這一曲《合唱幻想曲》其實名氣被第九號交響曲《合唱》蓋過去。其實,在貝多芬創作第九號交響曲前,就創作了這一首樂曲,鋼琴協奏曲中最後加入合唱的形式。

貝多芬的《C小調合唱幻想曲》被稱為“通向第九交響曲的橋樑”。《合唱幻想曲》創作於1808年12月,1808年12月22日在維也納首演,後來在1809年貝多芬進行了修訂。根據車爾尼的記載,貝多芬希望以一首非常熱烈歡快的作品來結束22日的音樂會,於是在音樂會舉行前創作了這首《合唱幻想曲》。可是演出前貝多芬還沒有全部完成,慢板的序曲是貝多芬在音樂會上即興演奏的,其中孕育著幻想,又似乎在沉思。終曲開始是快板,鋼琴進行主題的呈示,並由鋼琴和樂隊進行八段變奏,隨後從容的快板轉為C大調,此時合唱加入,把全曲推向高潮。詞是詩人克裡斯多夫•庫夫納(Christoph Kuffner)所寫(學者 Barry Cooper 認為貝多芬作了大量的改動,甚至就是貝多芬本人寫的),歌頌了和平、歡樂和偉大的精神,呼喚人們的愛和力量。這首作品可以說是貝多芬《第九交響曲》終曲的一個嘗試。
貝多芬在1798年和1812年,都曾為《歡樂頌》的音樂起過稿。1812年寫的《歡樂頌》主題,後來用於1814年10月完成的《C大調命名日節慶序曲》(作品115)。貝多芬在1795年前後用畢爾格的詩作曲的歌曲《愛的回答》和《合唱交響曲》末樂章中《歡樂頌》的主題,在音調上有密切的聯繫,可以說是《歡樂頌》主題的前身。後來貝多芬在1808年的《c小調鋼琴合唱幻想曲》(作品80)中又借用這個曲調作為主題,唱的是庫夫納歌頌音樂的魅力的詩。《鋼琴合唱幻想曲》的合唱部分,是為寫作《合唱交響曲》的終曲而作的一次嘗試; 1824年3月,貝多芬在寫給普洛勃斯特的信裡說過:《合唱交響曲》的終曲,是“ 按照《鋼琴合唱幻想曲》的格調寫的,但規模則遠較宏大。”由此可見,貝多芬為《歡樂頌》譜曲的意圖,從1793年開始,前後琢磨了30年,才最後在《合唱交響曲》中完成的。
《合唱幻想曲》一開始是一段很長的幻想曲風格的鋼琴獨奏樂段,帶出管弦樂的部份之後,就逐漸進入曲子的高潮,其中有鋼琴,合唱以及管弦樂交織進行,據說當初貝多芬在首演的時候,因為作曲的時間很緊迫,最前面那一段鋼琴獨奏的部份,只好先上臺以即興的方式演奏,音樂會結束之後,才完成即興部份的記譜。
鋼琴獨奏的部份之後,法國號以宣告式的音型和雙簧管呼應;接下來,再度由鋼琴介紹一段清純,童稚般的主題,而這段旋律事實上是取自貝多芬在1795年自己所寫的一首以愛情為主題的藝術歌曲,《愛的回答》(Gegenliebe)。接著,便以這個簡單清純的旋律開始了一段自由的變奏,在鋼琴和管弦樂的部份都有著落之後,最後他才選了庫夫納(Kuffner)或是特萊斯科(Treitschke)的詩放在最後的合唱當中。

作品由緊湊的三個部分組成,既有奏鳴曲式的結構,又有變奏曲式的風格;既不是純粹的鋼琴協奏,也不是管弦樂與人聲的交響合唱,而是鋼琴、人聲、管弦樂三位一體的即興幻想曲。
樂曲的第一部分由非常動人的c小調26個小節鋼琴獨奏為引子引出第一主題。它要求鋼琴演奏者具有高超的技術與輝煌的表現。如:右手八度音程四和絃跳音加連音的導入,左手八度大幅度快節奏的跳躍作輔墊,從高音區到低音區32分音符的急速分解和絃,給人以貝多芬式的悲愴感和巨大的力量震撼。
經歷了悲愴風格的c大調,就是《合唱幻想曲》的第二部分。鋼琴幾乎是用單音引出充滿樸素感情而又簡單輕快的第二主題。接著是法國號、雙簧管、單簧管、巴松、長笛、小提琴及整個樂隊與鋼琴對白式的輪奏和奏,每一種樂器的音色都是那麼的優美動人,蕩漾出作者歡樂熱情的曲思,直令聽眾欲隨旋律節奏引吭高歌。
最後樂曲又回到嚴肅深沉的c小調第三部分,加入了由女高音和男高音領引的和唱聲部。鋼琴、管弦樂、人音效卡農曲式的急板一口氣奔流至終結,特別是頻頻響起的定音鼓,使人緊張得喘不過氣來,有一種勇往直前的感召力在心頭鳴響。整個樂曲演奏後由鋼琴、樂隊和石破天驚的定音鼓敲定結束。


音樂欣賞:
合唱幻想曲


第九號交響曲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