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樂團為一非營利組織,不隸屬任何機關、團體及組織,所有指揮老師及同工均為志工,未領取任何薪水或報酬,大家完全本著奉獻的精神推廣音樂,甘心樂意參與其中

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

網管新手分享一個不一樣的比賽

網管新手這次與大家分享一個很不一樣的比賽,雖然是國樂的,
但是我們也可以反思一下我們要的是甚麼?
音樂是一種炫技的比賽?是一種舒服的享受?是一種與人分享的喜悅與樂趣?
其實在嘉義市民管絃樂團暨合唱團中,我們不僅僅是練習音樂、團練與表演
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這個團中想得到甚麼?想要有甚麼樣的成長。

也附上了這個國樂團指揮在FB上針對這個比賽的文章分享




以下轉自指揮的FB關於音樂比賽,我有些話想說。


今年,我帶著建中,在舞台上透過各種「特殊效果」,博得了許多歡笑。
一如預期,有些人對此不敢苟同。例如網友說:「我比較關心的是......結果第幾名?」
或者:「這是­音樂比賽捏,演奏會安可曲一定很讚啦,但比賽就很難拿高分了。」
這些,就是一直以來我們在面對「比賽」時的主流心態。
「全國學生音樂比賽」長期主宰了台灣中小學的音樂性社團,
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:參加樂團就該參加比賽。而在功利主義掛帥的環境裡頭,
造就了一個又一個「軍事化」的樂團,快­樂的來源從「音樂」轉為「勝利」。
我們的孩子長期被成王敗寇的心態綁架;好像只有比賽「贏」了,那些感動才算數,
一但輸了,那些感動也將同時被否決,或者,再也不敢理直氣­壯說出自己的感動。
於是,練習的過程不再有意義,更不用說「快樂」。就好比在課堂上汲汲營營只為了能夠考高分,
團練室,不過是另一個沒有試卷的考場。正因為如此,在得到全樂團的認同和默契之後,
我們打算製作一場顛覆「傳統」的演出。這次演出,我們透過一些所謂「另類」的手段,
想向大家傳達的,是超越「輸贏」的快樂和感­動。「另類」不等於「惡搞」,相反地,
在整個排練過程中,我與樂團的每一個孩子,都非常認真地對待每一個音符和細節。
我們一點一滴地排練、激盪;這些日子裡,有許多的笑聲­,汗水,當然也有嚴厲的責罵,
因為只有嚴格的訓練才有可能達成我們心目中的目標。那個目標,不是「贏」;
即使有一天我們真的做到了,它也只是附加的價值。那個目標,是我們對彼此的承諾;
因為我們說好要一起努力,所以我們努力。至於成績,只是參考。因此­,練習的過程,
對身在其中的我們來說充滿意義,中間總有痛苦,但我們很快樂。「快樂」和「痛苦」從來不是二元對立,重點是「初衷」。
只有當我們為音樂而音樂,為社團而社團­,青春才會沒有遺憾。技術的事,在這裡只是其次。
我們更無意挑釁現行的比賽體制,只是希望:在既有的體制、形式中,可以重新找回我們當初選擇「音樂」的心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