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樂團為一非營利組織,不隸屬任何機關、團體及組織,所有指揮老師及同工均為志工,未領取任何薪水或報酬,大家完全本著奉獻的精神推廣音樂,甘心樂意參與其中

2010年3月21日 星期日

第二次團練(2010.03.12)

記得一年前,我曾經跟紀老師說,我雖然重拾小提琴,但已經沒有學校樂團可以參加,周邊也少有還在學音樂的同好,雖然要練習的東西很多很多,過程豐富不寂寞,卻有些孤單。
而這半年來有了樂團,我不再獨自無伴。
自己參與的音樂不再只是獨角戲,開始出現不同聲部的對話,有時一搭一唱,有時輕聲附和。時而歡欣鼓舞地一起跳躍,時而有高亢的旋律如特技表演般在上飛騰。
或許可能只是在團練前親切的打聲招呼,可能只是在團練時體貼地遞上一枝鉛筆,也可能是在運弓時被戳到後會心一笑。這些是最日常平凡,卻也是最溫暖珍惜。團練時一起繃緊神經,出錯時一起膽怯,一起被指揮老師罵,上台前互相體貼配合練習,舞台上的一個眼神提醒了練習時的默契,共同的想著下個小節要開始漸強,演出後的彼此肯定。
認真、包容、耐心、專注、仔細、關心、熱情、付出、相信、親情、友誼、專業、奉獻、堅持、勇敢、合作……這些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豐富了我的音樂,有著跟單純聽CD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。

練艾爾加時,老師說起這首曲子以往的經驗,我意識到老師心裡有著許多的情感。 可是,我還感覺不到那是什麼。
回程車上,我翻到一篇張曉風的文章”開卷和掩卷”是在說明有些唸文學的學生只知道開卷勤讀,辛勤鑽研平仄,卻不懂的掩卷悲喜,體會字裡行間的靈犀。 忽然間,我好像有點懂了,老師對這首曲子已經有過掩卷的感動了。
然而,「不開卷的人」,根本沒有資格「掩卷」。不是嗎?
所以,我們是該開卷研讀了,若能夠有任何的體悟可以撼動心靈,豈不美好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